20210704

沒處理好就再處理一次吧:心宿一二

心宿一、Sh2-9星雲和M4球狀星團周遭

自己覺得這個下標很棒,因為這是我對這組心宿一的第二次處理的照片,而畫面中同時也包含了心宿一、心宿二兩顆星,雖然向來是心宿二這顆星比較有名,但就是因為特別講了比較不那麼有名的心宿一,使得這篇標題變得有趣了一些 -- 當然,這種趣味僅限於天文人之間啦。

這組照片發表在我的FACEBOOK上面,算是一個系列作品吧,就像上一段提到的,這張照片是心宿一的第二次處理。其實我自己對於這兩次處理的結果感到很驚訝,兩次真的差滿多的。第一次處理的結果好像影片拍爛了一樣,但在第二次的處理後,整個畫面的訊噪比好了很多,雖然也是費了很多工,但整個結果最後是有值得的。

第一次處理結果,我自己是覺得看了很不舒服啦

其實這個第一次處理的結果,雖然我說看了很不舒服,但其實在中央SH2-9星雲的四周看得到除了紫紅色散光星雲之外,還有藍色的反射星雲,在旁邊更有暗黃色的星際雲氣,這是我第一次處理完最驚喜的地方。由於暗黃色的星際雲氣越來越常在我處理的照片中出現,我都會懷疑到底是望遠鏡(花最多錢)的改進(畢竟換了大黃),或是相機(最有感的……還是心理作用?),或是影像處理技術的進步? 因為我總是視星際雲氣為最困難拍攝到的目標,因此實在不太能肯定現在相對容易可以拍攝到的情況,是這三方向哪個進步的比較多?


不過,應該可以大致排除望遠鏡的改進造成的影響,雖然理論上還有心理上,換了大黃應該比之前的P75要有明顯的進步,但事實上P75一兩個小時的曝光也是很可觀的,當年我想挑戰NGC1999也沒有很困難。口徑造成的影響比我想像中的小,所以我想最明顯有差別的應該是相機的進步。不過還是考慮到大黃有18公分的口徑,又有2.8.的焦比,用大黃拍的話訊噪比肯定會好很多,這也應該要出現在照片的品質中才對。


第二次處理的結果,最重要是訊噪比的提升


最後的成品,詳細的影像處理流程如下:
1- 亮場疊合:sigma減去法(設定k=3.0,重覆3次)、兩倍drizzle、雙線性法對齊影像
2- 暗場疊合:只用4張dark,拍攝時間是當天的05:38至05:50,sigma減去法疊合,熱像元移除
3- 平場影像:全部採用(但最終影像仍有需要平場調整之處,後面再詳述)
4- DSS疊合後,進PS預拉曲線,檢查色彩平衡,色階分布圖看似平衡
5- 影像粗調曲線拉亮,盡可能在低亮度區持續線性,產出之影像同樣存成16位元tiff檔,
6- 預處理影像餵給StatNet++做去星點運算,跑了2個小時……
7- 同上的預處理影像用CameraRaw的白平衡功能仔細找一個背景峰值還算貼合的位置找數值
8- 用同樣的白平衡數值給跑出來的無星點影像調整白平衡
9- 接著參考星野攝影三(p200)的去雜訊方法:
    9-1 使用中和濾鏡、ab色板表面模糊、L色板表面模糊的順序,消去無星點影像的色彩雜訊
    9-2 對整個影像做大半徑的USM(強度60,半徑120,臨界值10),強化影像中的雲氣
10- 拖線修正:影像放大兩倍後複製圖層,變暗再輕推,再壓平縮小影為一半
11- 縮星點處理:使用最小濾鏡用建議(p213)的處理設定來縮小星點,並做小半徑的USM(遮色片銳利化)增加星點細緻程度
12- 疊合有星點和無星點影像:無星點圖層在上方可見度80%,混合模式為加亮
13- 影像壓平、微調曲線(其實沒什麼好調的),調整GAMMA值在1.10左右,接著再回CameraRaw裡面拉亮陰影值
14- 調整影像色彩,自然飽度開到60,飽和度15


拍攝參數:
Canon 6D 改
ISO1600, exp.180s*22
Dark*4,Bias*10,Flat*10
Takahashi ε-180ED
Takahashi EM-200temma2Z
M-Gen autoguider
20210320 27:16~28:32 合歡山翠峰卡爾小鎮
DSS425、StarNet++、Photoshop 2019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